4月30日,两市股指震荡走低,三大股指均终结四连阳;两市成交额连续3日突破万亿元,北向资金大幅流出,全日净卖出超80亿元。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化学制药、中药、家电行业、生物制品板块涨幅居前,工程咨询服务、航天航空、旅游酒店、汽车整车、光伏设备、风电设备板块跌幅居前。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表示,生物经济将有望成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数字革命后,未来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生物制造是新质生产力非常重要的新赛道和新业态,目前由发改委牵头,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正在联合研制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并且有望在近期出台,“生物制造+”是其中的关键内容。随着生物技术进一步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物制造还有望向采矿、冶金、电子信息、环保等领域拓展,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华安证券表示,生物制造政策有望近期出台,合成生物产业迎来重要拐点;国投证券认为,生物制造多个赛道存在破局可能;东海证券指出,合成生物产业化加速,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提升。
生物制造是生物经济重点发展方向,看好在政策频繁落地背景下,生物制造产业化有望提速。相关公司建议关注:凯赛生物(全球长链二元酸头部企业,招商局入股)、华恒生物(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平台,全球丙氨酸头部企业)、梅花生物(氨基酸头部企业)、圣泉集团(独特一体化秸秆生物质精炼技术)、华熙生物(国内最早实现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企业之一,透明质酸产业化规模位居国际前列)、嘉必优(发酵营养素头部企业)。
国投证券:生物制造多赛道存在破局可能
生物制造主要以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创新生物技术为基础,利用廉价原料,以菌种、细胞、酶为制造工厂,规模化发酵获得目标产品。生物制造覆盖范围广阔,未来,依赖于传统化工、植物提取获得产品的生产方式将逐步被从传统生物发酵升级后的生物制造方式所替代,有望打开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建议关注标的:1、川宁生物:合成生物技术平台优质,具备持续输出新品种的能力,抗生素中间体的产业化能力可向生物制造品种移植,多个天然产物品种有望进入放量阶段;2、富祥药业:替代蛋白行业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通过产研合作推动微生物蛋白产业化落地,全力打造新增长极;3、金城医药:自有生物+化学研发及产业化平台,依托主业优势,持续向生物制造领域迈进,期待天然产物品种陆续落地。
东海证券:合成生物产业化加速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提升
合成生物学是“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提升。当下生物基化学品项目的价值判断逻辑在于:1、是否显著降低能耗符合国家低碳发展路径。2、产品与现有其他工艺路线相比,是否具备降本、增效或可转换性等替代价值。建议关注:凯赛生物(引入与招商局的合作,生物基聚酰胺放量在即,潜在成长空间高达千万吨级)、华恒生物(高度重视专利积累,持续扩展产品图谱,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山西证券:工程化合成生物提高生物产品竞争力
合成生物学产业投资逻辑:短期看选品,长期看平台,首选具备平台化能力的产品型公司。当前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产业仍处于生命周期早期,产品型公司更易成长。短期角度看,选品能力将对产品型公司的短期财务业绩产生关键性影响。优秀的选品应具备“下游应用成熟”及“成本领先”两大特征,以解决真实的商业需求:下游应用成熟:1、潜在市场规模广阔;2、需求具备确定性,市场成本教育低。成本领先:技术落地概率高,相比现存替代产品具备成本优势。
长期看,平台化能力决定了合成生物企业的研发延伸和产品拓展空间,具备扎实研发能力、自动化、AI化的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是持续成长的根本,因此“强劲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储备品类”也较为关键。在此背景下,建议关注华恒生物、凯赛生物、梅花生物、圣泉集团、嘉必优、莱茵生物、无锡晶海、蓝晓科技。
国泰君安:合成生物学或将成为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
“双碳”背景下,合成生物学市场空间快速增长。虽然海外在传统化工行业起步较早,但是在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基材料层面,国内外的技术代差不大。同时,国内化工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师,以及形成了超强的产业化能力。工程师红利和工艺改进能力,都是海外完全不具备的产业基础,国内产业的发展将代表着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基材料的未来。
国联证券:AI赋能合成生物学或加速制造业革命
随着技术发展,“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LT)”以及工程化为主要内容的合成生物学体系成本快速下降,技术进步令合成生物学成本快速下降,成本下降的“骑士法则”带来生物制造革命的信号。未来5-10年内,制药、肉类、化妆品、非处方药、化学品、纺织品、非肉类食品、农业等领域将受到合成生物学的较大冲击;在更远期的未来,合成生物学有望在矿业、燃料、发电、建材、机械等领域实现颠覆性革新。建议关注合成生物学平台型企业嘉必优、华恒生物、凯赛生物,关注益生菌制品明星企业科拓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