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版权所有,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新年新气象
龙年行大运
HAPPY NEW YEAR
甲辰龙年到了,蚌埠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的城市,不少地名含有“龙”的元素。这些藏“龙”之地,大家都听说过吗,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和传说吗?
蚌埠发布特别策划“蚌埠地名故事·寻龙记”,邀请蚌埠历史人文学者一起探寻这些“龙”地名背后的故事,该系列分为五期,将陆续讲述五个“龙”地名故事,自龙年伊始(年初一)至年初五,每天一期,以飨读者。欢迎小伙伴们在微信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
此前,我们发布了“蚌埠地名故事·寻龙记”系列第一期:龙子湖。寻“龙”,第一弹…;第二期:双龙山。寻“龙”,第二弹…
今天
请看“蚌埠地名故事·寻龙记”
第三期:龙珠泉
龙珠泉
龙子湖西岸北部,是与曹山相对的雪华山。此山与白石山一样,是由白色岩石组成。相传元末时期,朱元璋与汤和等一群玩伴,在龙子湖边玩耍,因为口喝,要到这座山找泉水。当时,这座山西北侧是回民居住点,此山名也就称为“回民山”。他们看到的这座山,因西坡下是沈圩村,名称就叫“沈家山”。他俩来到这座山下,仰头一望,突然感到满眼雪白,好似漫天大雪铺天盖地。分明是阳春三月,怎么可能会下雪?上前一看,原来这山上山下,全是槐树,正在盛开着雪白的槐花,遮住了山体。俩个人一惊讶大叫:“真像个雪花山!”之后,人们口耳相传,因“花”“华”口音不分,就把靠近湖边的这座山,就称为“雪华山”。
雪华山(田万荣拍摄于2024年1月)
朱元璋与汤和来到山上,转了好一会,才在西北坡一块大石下发現有隐隐流出的泉水,只湿草皮,难以喝到水,但口喝难熬,不想走动再寻。于是,两个小伙子费尽吃奶力气,终于将大石挪开。这一挪可不要紧,只见一股清泉如珍珠般地涌了出来!清澈凉润而又甘甜可口的泉水,让他们一气喝足喝够,坐在移动的大石头上乘凉。可是山上无风,朱元璋就和汤和天真地说“我们两个晃晃石头看可来风。这一晃,石头虽然稍微动了下,果然又来了风。后来,就成为“凤阳八奇”(此处当时属于凤阳)景点的“龙珠泉”和“风响石”。
龙珠泉(田万荣拍摄于2024年1月)
其实,“龙珠泉”的传说是有史实佐证。数百年来,雪华山上的泉眼流出的泉水,逐形成一条山涧沟,经过马村清真寺,并入龙子湖下游段马村沟,汇入淮河。当泉流入清真寺,又为这座寺内带来一个奇观。寺内有一口古井,深水与雪华山泉水脉相通。
马村清真寺(田万荣拍摄于2024年1月)
历史上曾几次大旱,马村周围几口井都干枯无水,唯独这口古井没有干枯,被称为“龙珠井”。雪华山龙珠泉滋润的古井,与寺内近千年长青的古柏,让蚌埠的马村清真寺在省内外享有盛名。
龙子湖(寻“龙”,第一弹…)
双龙山(寻“龙”,第二弹…)
下一期
龙河路,年初四,不见不散
更多信息请下载“蚌埠发布”APP
往期精彩回顾
寻“龙”,第二弹…
有一种年味,是坚守!
龙年,给大家写个“龙”…
蚌埠的年味,太浓了!
寻“龙”,第一弹…
填空,你的龙年愿望是______
“龙宝宝”来了!
年味“食”足!都吃过了吧~
蚌埠,温暖的力量!
来源:蚌埠日报社融媒体发布中心
策划:朱素贤
特约撰稿:郭学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市博物馆顾问)
特约供图:田万荣
编辑:侯靖 校检:成凯审核:朱素贤
监制:王静
总监制:孟儒存
今日推荐
点亮转发扩散
给起早贪黑的蚌小布
加加油打个气
↓↓↓
马村清真寺蚌埠龙珠泉田万荣雪华山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